利用連假沒出門整理一下相片~ 今天適逢中秋,在這裡祝福來瀏覽的朋友~中秋佳節快樂!
八月初高雄衛武營很熱鬧,好多鳥兒頻頻育雛,像是五色鳥,黑枕藍鶲~~還有其他,雖衛武營離家距離很近,但一直都沒時間去拍,像這窩黑枕藍鶲育雛也是坳到請假去榮總複檢的那天早晨抽空去拍! 剛好碰到離巢也算是幸運的了,雖時晴時雨,淋濕了,還是記錄到了~很開心! 因為黑枕真的好漂亮! 雖是普鳥還是很喜歡牠~
一大清早,三隻寶寶已睜大眼睛期待媽咪帶回美食
爸比也來叫小朋友不要賴床了要獨立了
利用連假沒出門整理一下相片~ 今天適逢中秋,在這裡祝福來瀏覽的朋友~中秋佳節快樂!
八月初高雄衛武營很熱鬧,好多鳥兒頻頻育雛,像是五色鳥,黑枕藍鶲~~還有其他,雖衛武營離家距離很近,但一直都沒時間去拍,像這窩黑枕藍鶲育雛也是坳到請假去榮總複檢的那天早晨抽空去拍! 剛好碰到離巢也算是幸運的了,雖時晴時雨,淋濕了,還是記錄到了~很開心! 因為黑枕真的好漂亮! 雖是普鳥還是很喜歡牠~
一大清早,三隻寶寶已睜大眼睛期待媽咪帶回美食
爸比也來叫小朋友不要賴床了要獨立了
高雄有個很好的登山健行的好去處,那就是壽山俗稱柴山,海拔356公尺,也名列小百岳之一,但三角點位置不知在哪?不過,對於肉腳的我,達到運動效果最重要啦~身為高雄在地人,柴山幾乎很少來爬,加上多年去大陸工作,爬的次數寥寥可數,直到去年參加ㄚ堯同學女兒的喜宴受到同學的健康感言影響,才又開始激起我的爬山動能!
ㄚ堯是柴山背水隊的成員,20公升的水背上盤榕對她來說輕而易舉,五十幾歲的他跟以前年輕時期容貌幾乎沒甚麼變化,身材一級棒,沒有像我老態龍鍾,滿頭白髮看似七十幾歲的老頭子,大腹凸出,唉~再不運動就快了~~~
柴山有多個登山口,較多人走的有三個,一為南壽山步道口,在動物園旁,這裡坡度較平緩好走,一為北壽山步道口,在千光寺停車場旁,一為龍泉寺步道口
我比較喜歡走北壽山步道口,因為就在停車場旁,停車場不大,但要停可要早,還好我都是騎摩托車,隨便塞都OK
八色鳥是近幾年拍鳥以來最喜歡拍的鳥種之一,非常的漂亮!特別喜歡它的紅內褲(不要說我變態哈~)每年四至六月牠們都會來寶島台灣繁衍下一代,只要有時間往各地低海拔山區都有機會找得到,大多數上班族只能靠鳥訊假日輕鬆拍,還是要感謝那些找鳥的朋友啦~
但是當鳥訊一出必是鳥點大爆滿,來拍的人形形色色都有,是非也多,有時沒去現場拍躺著也中槍,現在拍鳥環境已不像以前那麼單純,是複雜多了,為了鳥訊撕破臉,擠拍爭位起爭執,原本要好的鳥友因不同群組刪好友見面像陌生人,天啊~拍鳥是件多麼快樂的事怎麼會搞成這樣?不懂!現在除非是想拍的鳥,否則公眾場合的鳥點幾乎都不去了,也不喜歡那種場合,已兩年沒拍牠,宜蘭三星很穩定景又自然但實在是太遠,這次難得在台南也拍得到,當然要去紀錄一下囉,不過景不很優就是了,希望不要影響到牠們且能順利築巢育雛,平安帶著可愛的小貝比飛回家鄉!
八色鳥小檔案:
八色鳥 Pitta nympha 屬八色鳥科 ,俗名:八色鶇
體色共8色繽紛亮麗、相當漂亮,喜棲於低海拔陰暗潮濕、濃密的闊葉林內,生性羞怯不喜飛行常以跳躍前進,喜啄食地上昆蟲、蚯蚓等生物,築巢於低海拔丘陵山谷邊坡上。八色鳥名列亞洲鳥類紅皮書之瀕臨絕種的生物,也是政府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八色鳥列為珍貴稀有之保育類鳥種。
棲地分佈:在臺灣為稀有的夏候鳥,在大陸華中地區,如安徽、河南、江蘇等地、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繁殖。而婆羅洲、大陸南方及越南等地則是八色鳥的越冬區。
紀錄於台南六甲20180602
很少拍人文的我,今年再度充當司機載喜歡拍廟會的好友一同前往嘉義新塭拍一年一度的衝水路迎客王廟會活動,今年晚了點出發到點時,神轎已衝完水路準備回程回嘉應廟,可惜未記錄到衝水過程,只好重點轉而沿路紀錄民眾與神轎互動之畫面,綿延一公里的公路上民眾爭先恐後的排成兩排五體投地跪伏地面虔誠等待神轎跨過,祈求神明加持保佑來年身體健康,消災解厄,事業順利,金榜題名,期望通過神明的轎下,所有請求都能應驗!
此稜轎腳(台語)已深耕有信仰的台灣民眾心中很久了,記得好小好小的時候有神轎出巡從家附近經過,母親總會把我拉去稜轎腳,看我能不能頭腦卡精光也眛,不要笨笨的,哈哈~~或許為了拍個好鏡頭,索性也跪著頭頂地讓神轎從身上經過,幾十年了再次的體驗,卻有一股莫名說不出的感覺,或許身體狀況會好轉,或許今年我會中樂透發了也說不定,呵呵!
衝水路的由來 : 相傳嘉應廟內有22尊客王,其中2尊坐鎮廟內,另有13尊巡守大海及7尊巡守山區,20尊遊海、遊山客王每年農曆3月27日會搭乘「王船」回廟,坐鎮廟內的神明則在王船碼頭陸續衝下水「迎客王」。
紀錄於嘉義新塭20180512
^衝水路會場聚集來自各方宮廟神轎來迎客王
在一次非常要好同學ㄚ堯的大女兒出嫁喜宴上,ㄚ堯一直期盼我們這群上了年紀的老同學多運動,尤其是多爬山,偶說不行啦~膝蓋關節疼痛已一段時間沒好,而且醫生說健走就好,登山會傷膝蓋的!結果同學說他年輕到現在一直爬山膝蓋好得很,只要注意動作細節就可避免,爬山好處多多還舉了很多個例子,他說他是柴山奉茶隊的一員,一有空就背20公升水上盤榕,看過癌症患者爬到病好了,中風走路變正常了,肚子男爬到變帥哥~~等等,總之絕對保證身體健康有活力,要活就要動!
哇勒~~今天嫁女兒耶!在宴桌旁足足講了半小時,也不去招呼其他客人,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也是啦~從大陸回來再加上這幾年在台灣已十多年沒爬過山了,也很少運動體力越來越差,肚子越來越大,膝蓋也退化了,上下樓梯總會隱隱做痛,一直吃著維骨力支撐著,爬山後的改變真的有他說的這麼神奇嗎?
從那一次喜宴後,給自己一個目標,每逢假日的禮拜六或日上一次柴山,結果一個月後真的耶~體力精神好多了,公司裡經常上下樓梯膝蓋居然也不會再痛了,哪也安內?趴了一下網文,原來是在登山過程中能夠強化股四頭肌及膕膀肌,膕膀肌就是大腿後側肌肉群,主要的功能在於收縮膝蓋和後伸髖關節,而有了強而有力的膕膀肌就有助於穩定膝蓋且減少十字韌帶的受傷,而相較於在平地上走,在登山過程中反而會反覆出現類似向前跨步蹲的動作,更能夠增強膕膀肌肌力。另外,膝蓋的磨損是與年齡相關而非運動所造成,膝蓋用久了都會有狀況,所以呢?就繼續給他努力的爬下去吧!用自然療法將膝蓋復原,比一些保健食品還有效!真的,要活就要動,不留白,記錄下它
力里山 1170M,三等三角點
因體力有限,這次就直接開車上大漢林道登山口(第一關緩坡起登,輕鬆行全程3H),其實這裡也是力里山最精華的一段,體力還不行,只好偷懶走捷徑~哈哈!
有兩個走法,一是從春日鄉牌樓右轉直上大漢林道(會經過墓園)